林林总总说北极

  源远流长的历史

  顽强的北极生命

  资源开发与保护

 

 

 

    北极博物馆 > 科学考察在北极 > 北极探险与科学


冷战时期的科学活动

  从20年代起的30年中,环北极各国的科学界越来越多地参与了本国的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美国地理协会在1928年研究“北极研究问题”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北极活动的动力将是科学,而不再仅仅是探险”,报告甚至提议召开世界范围的国际会议来确定北极科学研究的目标。在此期间,环北极各国陆续成立了国家级的北极科学机构,并开始制定有明确科学研究目标的长期考察规划。

  美国国会于1929年批准并拨款组建美国北极考察队,并参加了19国联合实施的环北极地球物理观测站。各国都组建了常年北极考察队,对北冰洋物理海洋学、周边陆地及潮间带的地质构造及矿产资源、气象学、电离层及无线电通讯等领域进行区域性的考察。当时,现场陆基观测站一直是各国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中应用最广泛的设施。

  随着技术装备不断进步,环北极各国又在北冰洋沿岸陆基观测站基础上,建立了冰上浮冰漂流站和自动资料浮标站,以及少数船基观测站。建站考察,不仅经济实用,而且可获得长期连续观测资料。利用考察船进行北冰洋考察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仅美国1951年就出动了144艘船。

  自1957年~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为使北极观测数据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前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陆基考察站和浮冰站观测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利用飞机和核动力潜艇进行考察。例如美国利用海军“NC-121”型飞机进行北冰洋冰情观测,有时用国家航空和航天局“CV-990”型飞机、地质勘探局的“莫霍克”型飞机进行专题考察研究。平均每年飞行上百次,飞行距离93万公里,进行了1.8万次探测。飞机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北冰洋的冰表面形态、冰厚、冰表面温度、冰体漂移、各种气象参数以及北冰洋沿岸的地貌与地质构造等。而潜艇则利用水下电视机、回声测波议、光度计、浊度计以及各种水文要素传感器,进行浮冰底面形态学、冰粗糙度、透明度、光散射系数以及水温、甚低频波传播等项目的考察,同时也开展了洋底地形调查并采集沉积物标本。

  1947年,美国空军在阿拉斯加北方观测到密集冰对雷达的强烈反射,并在浮冰上设立了第一号观测站。美国空军的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也参加了北极的海洋学、气象学、海底地震波、重力等方面的研究。前苏联的北极航空探测服务大队“Sever”系列也是赫赫有名的。例如在建立浮冰漂流考察站的过程中,大部分作业是由最大的航空探测队“Sever-16”队来完成的。该探测队装备有涡轮螺旋桨飞机、活塞引擎飞机和直升飞机,并在拉普帕夫海北部建有一个中间基地。在其飞行探测期间, “Sever-16”队在浮冰上共建立了103个海洋学观测站,20个气象观测站。自50年代中期第一次启用以来,它已建立这样的考察站多达400个。

  气象卫星问世以后,由于遥感遥测手段具有的极大优越性,美、苏等国立刻利用装在卫星上的高分辨辐射计、多光谱扫描系统、电子扫描微波辐射仪等设备对北冰洋及周边陆地实施大面积不间断观测,以从未有过的高速度迅速积累气象、高层大气、日地空间、海洋物理、地球物理、海洋生物资源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

  这一时期的考察获得了大量连续观测资料,在回答基础理论问题、揭开北极奥秘的同时,在开发利用北极资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为船舶航行提供最佳航线,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提供冰情资料等。

 

 [上一页] [下一页]